《中华英才》2013年7月16日第14期:徐福山:等待是最大的成本 不干是最大的风险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13-07-19 浏览次数:1360

  等待是最大的成本 不干是最大的风险

  潼关中金冶炼公司董事长十年砥砺奋进谋发展

徐福山:等待是最大的成本 不干是最大的风险

  他担任董事长整整十年,率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执著追求、不断进取、敢于超越, 用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不同寻常的春秋岁月,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一曲企业发展的华彩篇章。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等待是最大的成本,不干是最大的风险。”

  文/中金宣

  

  中国黄金所属的潼关中金冶炼有 限责任公司(简称潼关中金)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境内。从2003年到2013年,徐福山担任董事长整整十年。十年间,企业生产规模从25吨/日发展到600吨/日,年利润由184万元发展到4000余万元,荣获陕西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企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并且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潼关”做出了积极努力。为此, 徐福山被评为2011年陕西省渭南市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2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十大功勋人物。

  探索前行 完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前行中,考验接踵而至。2003年建厂之初,只有一个小口金矿氰化厂,厂房破旧、设备陈旧,加之企业规模小、原料市场竞争激烈、发展资金偏紧,因而抗风险能力很弱。面对困境,徐福山不断拆借资金,全国各地跑原料......使企业发展出现转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突袭,副产 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发展形势越发不容乐观。顶着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徐福山带领公司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超 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理念,锐意进取,苦练内功,始终坚守建设一流黄金冶炼企业的梦想,书写了一份创新管理,科技创新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精彩答卷。

  直面种种挑战,徐福山审时度势, 果敢应对,提出了“加快发展、挖潜提 升”的指导方针,经过深入探索和不断完善,企业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反思原有的经营模式,探寻持续发展的新路。 在思想观念上,不等不靠,眼睛向内, 降本增效;在经营理念上,规模与效益 并重;在发展模式上,实施项目带动, 上马150吨/日多元素金精矿冶炼项目, 先追赶行业先进;引进国际先进水平, 上马200吨/日难处理金精矿冶炼项目, 达到行业领先。同时,既保持较快的增 长速度,又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下工夫;既注重企业发展,又推进管理创 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 软实力。

  目前,徐福山又着手谋划建设1000 吨/日黄金冶炼项目,已完成了大量的前期调研,正在进行紧张的项目立项, 该项目的启动实施,将为潼关冶炼公司再一次插上腾飞的翅膀。

  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一些人逐渐滋长的骄气、傲气,不思进取,徐福山不断提醒大家“要常思我们当初的困 难,要眼光长远,放眼未来,只有不断做大做强,力争进入行业前列,企业才能抵御市场风险,立于不败之地。”

  “细节”入手 提升管理水平

  在领导企业的实践中,徐福山非常注重学习,先后认真阅读了《狼性管理》、《低谷中飞跃的大智慧》、《精细化管理》、《致加西亚的信》、《西点军校制胜法则》等10余种书籍,并搞行业标杆企业观摩,参加论坛讲座。这开阔了他的视野,学到了管理经验,也推动了学习型团队建设。

  徐福山学以致用,坚持以“效益至上、创造一流”的观念为引领,强化市 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从“细节”入手挖 掘潜力,强化管理。推动企业先后开展 了“数字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又全面开展了“八项基础管理达标活动”。通过学习先进,强化监督检查,达到了“高标准、 全方位、无死角”,通过了集团达标验收。并开展了“三证合一”活动,使得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了“三 证合一”认证。

  2010年以来,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 中率先开展了“标杆岗位”管理活动, 为强化企业所有岗位员工的综合素质, 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我们就是要自 我加压,向更高管理层次迈进。”徐福山强调,在“标杆岗位”验收上,力争成熟一个,验收一个。每个岗位都要经过检查、整改,再检查、再整改,“回 头望”。这次“标杆岗位”管理活动在 集团公司经验介绍受到各方肯定。

  2012年,徐福山又提出对“标杆岗 位”管理实施创新,对已取得的标杆岗位全部取消,重新验收,其目的是增强员工操作技能。他还对原料采购 流程进行再造,强化金属平衡、过程 控制、指标考核、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等基础管理。

  科技创新 力争行业领先

  2005年,在徐福山积极谋划下,开工建设150吨/日多元素金精矿综合回收 项目,广泛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充分采纳国内黄金冶炼企业的顶尖技术,达到全国黄金行业先进水平。

  2007年,公司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工作,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了研发中心,每年科技投入达年产值的5%, 累计投入1500万元。在此基础上,又投资2.3亿元,新上了200吨/日难处理金精矿冶炼项目。该项目从瑞典奥图泰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两段焙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行业领先,已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7月,又投资300余万元, 引进国内黄金白银精炼技术的金精炼车间,也建成投产,使得黄金产品纯度达到99.99%,达到全国黄金行业领先。

  2010年,公司获得了陕西省省级技术中心资质,并获得3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对公司的技术升级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对国外引进技术实施再创 新,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专利。

  徐福山还注重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自动化广泛运用生产流程,200吨/日新项目各岗位,可通过计算机掌握控制大型设备的温度、阀门;各部门广泛配备 计算机等办公室自动化设施,开通了网上邻居,尤其建立了的OA系统,使得文件、生产数据等方面可达到远程传递; 生产监控系统遍布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达到较高水平。

  履行责任 助推绿色发展

  徐福山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特别是央企来说,首先要求抓好安全和环保。

  冶炼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徐福山大力倡导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各级安全组织网络,加大三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安全班组建设,增加安全设施和费用,多年共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数千万元。举办防酸、防氰化钠中毒等各项应急演练,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多年未发生设备人身事故。曾荣获“渭南 市安全生产标兵单位”、“陕西省安全 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黄金冶炼产业是一个高污染的行 业。抓好节能减排首先要淘汰落后产能。早在2007年5月,当时硫酸价格一路高企,但在徐福山主持下,企业坚持拆除了能耗高、产能低,排放不达标的老硫酸系统,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环保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徐福山一方面注重抓好全体员工的环保教育,一方面强化环保监督检查,并严格考核。在具体工作中,针对硫酸生产的尾气和含酸废水,强化各项技术工艺指标的控制,力求使尾气、废水达标排放。在固废——红铁粉的管理上,实行定点堆放,硬化场地,及时销售处理。在氰化生产上, 实行废水闭路循环,实现了污水零排 放。近两年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三个原料大棚,减少原料对周边的漂浮,受到地方环保部门的高度称赞。还大力植树种草,美化环境,连续三年通过集团 公司美化绿化安全环保验收。

  共建和谐 爱心凝聚力量

  徐福山深知,企业要快速发展,就要大力营造内外和谐的浓厚气氛。首先,他真心实意地关爱员工。2005年公司设立扶贫帮困基金,救助贫困员工子 女上学、家属重病、子弟重残等。他与公司最贫困的员工宋选奎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其翻盖房屋,购置家具,每年帮扶其都在3000元以上。从2009年起, 他又个人出资8万元,帮扶2名潼关籍的贫困大学生王帅和郭瑞紫。他还非常关心每年招聘的大学生。一次,一位新来的大学生,到12月份仍然穿着春秋装工作服,他听说新的工作服冬装还没到货,就责成有关部门立即解决。

  汶川、玉树发生地震后,徐福山带头捐款,带动广大员工踊跃捐款。“7·23”潼关发生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公司捐款30余万元,还帮助受灾村庄铺路架桥。此外还资助潼关敬老院, 帮扶潼关籍贫困大学生,支持潼关县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从而构筑起和谐企地关系。

  “等待是最大的成本,不干是最大的风险。”在徐福山的带领下,潼关中金人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十年 赢得企业快速发展。如今,正在为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企业产值过百亿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继往开来,刚刚兼任潼关矿业董事长徐福山,将引领潼关冶炼和潼关矿业两个公司,继续向国内一流黄金企业迈进。

  

  徐福山

  祖籍山东,吉林桦甸人,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研究生学历。1981年12月在吉林海沟金矿参加工作,先后任职于大同矿业、水晶屯矿业、东桐峪金矿等企业,2003年12 月至今,任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2年9月起兼任潼关矿业公司董事长。2007年荣获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先进个人,2011年荣获陕西省渭南市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2年获得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十大功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