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0704_1
人民币贬值,全球为之大震。
中国人谦逊而好强,听到“贬”字就受不了,纷纷议论,是不是人民币不值钱了?是不是我们衰落了?
美国人好胜而实际,听到“贬”炸开了锅,一干人等絮絮叨叨,指责这次贬值是蓄意捣鬼,是为了增加竞争力,对美国将是“摧毁性”的。
中国人无须过分自扰。此次贬值,源于长期的升值。近年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被动推升人民币资产价格。央行期望通过人民币一定程度的贬值来修正这个问题。这也是加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这是个技术性调整,暂时而急速,不会形成趋势性的贬值。对于绝大部分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尽管在出国购物时会感觉优越感不那么强了,但不会影响日常消费。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区间将更为弹性,也许是升,也许是贬,我们需要习惯。
美国人的态度非常令人费解。他们从来都对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比我们自己操心的还厉害,任何场合都不忘声嘶力竭的指责中国的不够市场化。如今,必须让汇率进行市场化浮动的吼声犹在耳边。当中国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这举动分明应该被视为中国郑重而高调地向市场化改革看齐,而美国正应大声叫好,为中国改革进程上自己也曾推波助澜感到自豪,他们竟然怒了!竟然怒了?怒了。了……
一旦结果与他们的利益不符,双重标准的号召者们居然这么健忘。忍不住,回首前尘往事,他们到底是为了指责我们的市场化程度不够,还是为了指责我们所以指责我们?或者我们应该跳出单个事件,着重考虑一下贬值的背景,当今的形势,我们的意愿,和可能实现的方式。
有人说这是货币战争。如果贬值就是货币战争,那么其它国家宣战已久,中国的加入真是很晚了。
美国正是这一轮战争的始作俑者。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正式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此基础上,美国接连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不断扩大,目的也从原来的稳定金融体系变为通过压低长期利率刺激实体经济。2014年底,实施6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但其间,美资产负债表迅速攀升,也维持了美元本位制以来最长阶段的美元弱势格局。
欧元区跟上。
面对经济复苏缓慢、通货陷入紧缩危机和失业率仍处高位等经济困境,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应接不暇。2014年欧央行两次降息,将主要融资利率设置在零以下。今年1月22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实施总额高达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政策,其量级显著超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欧元继续大幅贬值。
英国不甘落后。
英国央行也一直实行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2011年至2013年初,英镑贬值约25%,而英国央行委员表示,贬值并未对出口造成很大的提振,因此英镑的名义汇率需要继续走低,来令英国的经济达到再平衡。2014年底,英镑兑美元从7月高点下跌约9%。一周前,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9:0的投票结果通过维持量化宽松规模于3750亿英镑。
日本愈演愈烈。
安倍执政两年来日本共推出两轮量化宽松,美元兑日元汇率从两年前的1比79已下跌至目前的1比125左右。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日元兑美元汇率曾在两个月中连续下跌20日元,着实给国际资本市场带来了一阵恐慌。
新兴国家。
金砖他仨如俄罗斯、巴西、南非等,今年下跌情况都非常明显。亚洲货币圈里,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货币币值也面临大幅下挫。事实上,除了土耳其等有限几个国家之外,基本所有国家都是贬值的。
反观中国这些年来的汇率态势。
过去十多年来,人民币汇率总体在升值通道。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5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5.38%。近两年来,虽然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增速已经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保持了相对稳定,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仍在被动升值。
不管这是不是战争,无论是参不参加,或者以什么规则玩儿,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全球贸易增长陷于停滞、一国的收益要靠竞争对手的损失来实现时,汇率大战就变得特别激烈。而量化宽松已成为压低汇率的最新武器。
所以,我是不是有意杀伯仁,伯仁都要因我而死。
无论是美国QE的推出,还是美国QE的退出,都会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和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与冲击。这是生存之战。
量化宽松理论上是通过急速的扩大M2,来使市场产生极充裕的流动性。其核心就是在名义利率接近或等于零的条件下,以数量工具来创造货币和扩张信贷而减轻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压力,引导实际利率下降、刺激居民增加消费和企业增加投资。
为了化解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使用了量化宽松这个非常规的货币工具,也确实避免了流动性萎缩而导致的衰退,并最终护送美国经济走上了复苏之路。但这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以及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政策不再是完全独立的,既然不能全然分割,货币政策有效运行的基础和理论就无法完全作用了。通常理论都是基于认为一国货币政策对另一国的影响是外溢的。但是,在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是由美国政府来发行,不过,有70%的美元流到国外使用。因此,美元既是本币也是外币;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货币政策,也是国际市场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比如,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时候,中国的M2的供应量按照每年15%到16%这个惊人的数字在往上涨。可见一斑。
其实,我怎么不杀伯仁,没有伯仁身死,我何能复活?
量化宽松使自己的本币贬值,从而增加自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量化宽松还有一个目的,通过购买自己发的国债,来压低债券收益率,开动印钞机,贬损他人手中的美元资产,压低国债滚动发行时支付的成本。最低的时候,美国十年期的国债只支付约1.5%的成本,不但解决了美国政府的财政困境,它还拿这些钱去投资,赚取了高额的收益。谁把钱借给美国政府了?它挣得比你多得多,而且是用你的钱挣的。你的资产还在缩水。
量化宽松也把避险的资金推向要承担风险的资产,抬高风险资产的价值和价格。钱去哪儿了?随着量化宽松逐渐的展开,资金涌向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股票和债券。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用市场价格普遍飞涨。而2013年6月中旬,美联储开会后宣布QE可能会退出。新兴市场立刻爆发严重的资金外流。亚洲一些国家股市大跌,货币大幅贬值,尤其是印度与印尼最为严重。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也都出现巨大的震荡。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也由当年年初的1.66%,升至6月底的近3%。这些信息都表明,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开始回流美国,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成本全面上升。
美国实施QE,全球叫苦不迭,美国结束QE,全球叫苦不迭。
现在,美国即将加息。加或者还不加,每一轮信息,都是如割韭菜一般,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节奏。
何况,伯仁也是要杀的,恰逢此良辰吉日,兵正荒马正乱,怎么能够错过?
日本政府在几个星期内生生把日元砍落20%。美国说,这个不算是操纵货币。因为日本增加需求,我才能把我的产品卖给它呀。
人民币升了十年,跌下2%。美国说,想动手?他想动手啦!
如果货币之间的博弈就是战争,那么战争一直存在。我们从来就不应该懈怠。
全球正进入一个新时期,非常规武器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常规化,被当做刺激乏力经济之利器而成为生活必需,越来越多地被整个世界使用。全球范围的货币竞相贬值,传统的货币价值定价几乎已经失效了。而且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年代,无人能独善其身,必须参加全球化的博弈。国家实力越强,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市场话语权就越强,驾驭市场的能力也越强,抢占国际优势资源的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风险敞口也越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也越高,对国家控制市场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许多人说量化宽松或者汇率大战都是双刃剑。我说,尽管大家都在使同样的剑,但是禀赋不同。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清算货币的美元,其政策效果之所以能够屡屡突破传统理论的界限,是因为它本身的使用和政策覆盖范围真正意义上突破了传统理论界限。这是大家都在宽松,只有美国能真正复苏的根本原因。
华山论剑,你以为论的是剑?论的是人。这人,不但得有实力,也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一定选了合适自己的剑,用了合适自己的招,在恰当的时候,既狠又准,能一击而中,也要能全身而退。美国想做这个独步江湖的人,它的时代却已经错过。如今,他放眼世界,独中意中国。中国正在崛起的路上狂奔。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还有很长,而且荆棘密布,怪兽横生。想要赢,或者先要知道哪里是战场,什么是武器,我又是谁。
中国在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均受到较牢固把控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和有序过渡,但也明显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大开大合带来的腥风血雨。我们对战争的残酷感触还不深,或者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敞开门,走出去,置身其中。此次贬值是人民币加大浮动区间的开始,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已经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了。
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做到稳中求进,恐怕才是接下来的关键课题。改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但真正的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国际化以及更多,还需要更深入的改革,同时也要反思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球金融和货币形势的微妙变化,及全球博弈的深刻内涵。包括股市震荡在内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理论都不能机械,任何政策都不能简单,任何考虑都不能单薄。国际化或者拥有话语权最终也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保证中国市场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国民生活幸福的手段。不清楚这一点,不可能获胜。
你承认或者不承认,战争都在那里,随时撕咬,不离不弃。
你面对或者不面对,对手都在那里,等待时机,不眨眼不喘气。
你考虑或者不考虑,国际大势都在那里,一刻不停的角力。
认清金融市场的战争形势,认清政治领域的博弈方式,也认清自己。
这一刻,只是掀开大幕的一角。(作者万喆是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