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星期三2015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供给侧”正不正要看气质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15-12-09 浏览次数:325

it.chinanews.com/cj/2015/12-07/7658849.shtml

2015年压力山大,虽稳中有进,但回头望去,许多有惊无险。展望2016,会有什么新意?经济发展至此,不仅需要锐意进取,更需要步步为营。

不看脸看气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供给侧”热得烫手。然而,无论什么“侧”,别把颜值看得太重,不管其出身是否显赫,历史几度辉煌,能不能正正当当、正正确确、正正经经地成为改革下一步的良药正解,重要的都是其丰富内涵和与我国发展特点的适应性能不能及如何紧密结合。

在成熟的社会里,正不正?不看脸,主要看气质!

什么叫看脸?

供给侧的原名是Supply-side,也可以说是供给端、供给方等,这可以解释“侧”并非不正,不过是翻译先生的个人小爱好而已。

什么叫气质?

自从国家领导人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个词街知巷闻。抛开其有点拗口让人费思量的名称,到底供给侧是什么?它有什么内容?它能带来什么好处?才是大众关心的焦点。

供给学派的脸

从脸看,供给学派古典理论根据是“生产-消费-购买-生产”,认为由于人类消费欲望无止境,使得需求无止境,因此重点在于调节供给端。

与其他经济学派有很大不同,供给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供给不足。过多地干预经济,人为地加大需求,引起物价普遍上涨,于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供给不足是一个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图。

新自由主义的气质

如果你对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先供给还是先需求理论有点不能很快适应。那我解释一下,没关系!请放弃对这个问题的哲学悖论感十足的苦苦思索。

供给学派的核心气质其实是,新自由主义!

从被许多人奉为供给学派鼻祖的萨伊开始,就明确表示,“干涉本身就是坏事,即使有其利益。”

注重于生产供给,也就是说,必须使生产方的积极性和效率最大化。最大化的条件则是,不管他!供给学派认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在美国总统里根的任期上,供给学派达到了其历史高峰,甚至一度被称为“里根经济学”。而里根最负盛名的言论莫不就是“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里根主张缩小政府规模,限制政府权力,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

启示一:市场化和简政放权是下一步经济改革的坚实基础。

虽则我们并不会完全重蹈新自由主义乃至里根主义的覆辙,但坚持市场化,尊重经济规律,坚持简政放权,尊重市场选择,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大势所趋和核心所向。

供给创造需求的脸

许多人将萨伊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作为供给学说开山鼻祖。但学派的产生,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开始的“滞胀”危机中应运而生的。

他们认为,社会的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不会出现购买力不足而发生商品过剩的问题。因此,必须增加生产和供给。增加生产则经济增长,从而克服经济停滞;增加供给可消除过剩需求,从而克服通货膨胀。

创新的气质

供给是否能够创造需求?马尔萨斯说,当需求等于有效需求,价格可以由供给决定。但当需求不等于有效需求时,价格就由供求关系决定。但是,供给方创造了镶999颗钻的书架,我的欲望说有需求,能成为有效需求吗?从社会经济而言,若需求都是有效需求,即我想买就有买的能力,岂不已世界大同,经济本身已不存在了。所以大师绕了半天,供给不能创造需求。

从里根运用供给学派进行经济改革的案例来看,美国经济也并未如预期的发展增长。

但是供给根本不能创造需求吗?

还真未见得。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有形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劳动力质量与努力程度。里根之后,真的产生了一段经济腾飞的日子,主要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科技创新。美国经济结构从八十年代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各种大型新兴技术研究机构和产业集群不断涌现,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

从市场学的理论上来说,市场可以塑造和创造,根本动力是创新。供给,如果是对生产力和效率的突破,也可以创造需求。比如Iphone的成功,创造了巨大的智能手机和产品市场,彻底改变和颠覆了我们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创造,需要极其强大和真正有实质的创新性。苹果以前,几大手机和软件制造商其实已经哼哧哼哧地“创造”了多年,但终究因其创新内涵不够而不能成为有效需求,有些公司甚至惨遭淘汰。

启示二: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内核驱动。

供给侧的内涵不在于供给,而在于怎么供给和供给什么,只有真正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创新,才是供给的深刻内涵。

财税政策的脸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在于供给,供给在于刺激,刺激在于减税。

既然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收益,减税就是关键。税率高,人们收益下降,储蓄下降,劳动热情下降,投资萎缩,生产增长乏力,供给不足,经济停滞。税率低,则一切反之。著名的“拉弗曲线”,就是此意。

因此供给学派强力推行减税,并且强烈要求政府减少财政支出,还强烈要求收紧货币政策。

企业家精神的气质

里根经济学依葫芦画瓢,反对赤字财政政策,但提出相当狂野的减税计划,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

由于减税实际上就是把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企业和个人,因此最后事与愿违,财政巨额赤字、利率攀升、外贸赤字。里根任上财政赤字比此前历届美国总统累计赤字总额还要多。

不仅如此,过分强调减税,有可能会产生“劫贫济富”的效果,从而消减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其实减税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拉弗曲线也并不万能,存在着许多理论遑论实践上的解释漏洞。

必须看到,减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是为了让企业家在更为宽松、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全力竞争,而这,才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启示三:对企业的鼓励和保护、支持将成为激发活力的关键。

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自由经营活动才是促进生产、增加供给的关键因素,而合适的财税政策是为企业家提供施展才能、自由竞争的最佳经济体制服务的。

与需求矛盾的脸

从理论上说,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是“供给侧”。他们反对政府对需求的刺激,认为需求刺激只会引起财政赤字、通货膨胀。

从历史上来说,供给学派的出现正是在上世纪美国由于此前一直奉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因而陷入“滞胀”的危急时刻,其针对性十分明显。

在里根的经济学中,也确实奉供给学派为圭臬,并极力摒弃过去的需求刺激和管理方式。

与需求不矛盾的气质

但是,里根经济学不应当被看作是供给学派的失败,因为它的确有得有失,里根一任,更应当被看作是对供给学派的实践、修正和磨合。

供给学派中提出许多观点都相当形而上学,有些甚至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比如它也曾提出“金本位”的回归。然而,这些都不过是“脸”,甚至只是头发、指甲。因为若你看过其它经济学理论和流派的所有观点,便会明白,谁不曾太傻太天真以为经济能够纸上谈兵?谁不曾很黄很暴力提出过真实生活不可能接受的可能规制?

矛盾本不需矛盾。重要的是不能陷于理论流于制式。找到核心要点,工具才能够得心应手。即使一时实践不能如意,政策还可以围绕基础理论作系统性调整。里根之后,理论学家和政客们都更为理智和中庸地在供给侧与需求端双管齐下。不否认减税的供给刺激,也不忽略财政的需求控制。

启示四:构建有我国发展特色的理论及模式是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现成模式可循,也没有现成理论可套,只有在前人的肩膀上,自己思索,灵活运用既有理论基础,充分考虑自身特点,才能找出我们的发展方向。

到了今天,一切外化都需内生,一切内化都会外显,大国崛起,主要看气质。(作者万喆是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