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pinion.huanqiu.com/ecomomy/2016-01/8314242.html
新年第一天熔断机制就被触发,实际上是机制本身就附带的价格扭曲引发市场恐慌的一种表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整体来说这算是一个利空。今天其他方面谈不上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利好或利空。当然大家对基本面还不能说很有信心。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熔断机制,1月1日刚开始实施,它对我们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熔断之后股市就停了,这实际上会带来流动性抑制,因此扭曲价格,造成心理踩踏。一看股市可能要熔断了,大家就觉得赶紧出吧,要不一会就出不了了,因此出现了心理恐慌预期,使后面的利空被提前使用。上午跌了以后,我就感觉今天肯定会熔断,因为跌到这个份上,就会产生交互作用。市场心理预期特别紧张,就会一直向这个方向发展。因为大家都想出清股票,自然就会到达这个底线。
熔断机制在美国或别的国家都有使用,但其实每个国家使用时都有很多附加条件在里面。但我们国家的股市以散户为主,从历史来看通常波动比较大,如果按这个机制现有的标准和细节,恐怕以后经常要熔断。现在这个波动阈值是不是符合我们的状况?我个人觉得,涨跌10%才会涨跌停,那么5%、7%就熔断的话,恐怕不一定跟整个市场状况相匹配。
另外,我们应该找准为什么要熔断。比如超过5%之后暂停15分钟的意义何在,是让股民冷静一下?我觉得15分钟肯定是不足够使他冷静下来,使他更恐慌倒是有可能。
今天熔断只是第一天,显现的还是机制设计的不够完善,缺乏细节和配套。如果这个机制在设计上有问题,它就会带来新问题。如果明天、后天又熔断了怎么办?或者只要涨跌幅经常超过7%,是不是就相当于把股市关掉了?如果是把以这种方式控制股市来当作目的,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如果基本面的信心是一定的,涨跌应该是趋势性的,但今天这样熔断显然不能成为趋势性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股市恢复到比较健康的状况,而不是总想有个机制来限制它而实施控制。现在我们又有涨跌停板又有熔断,而熔断比涨跌停板的条件幅度还要小,这样给人感觉似乎是:如果股市不行,我还可以把它关了,不能交易了就不跌了。这是计划经济思想了吧?但是不跌的股市未见得就是好的股市。
一方面当然要有监管手段,但美国的那些监管手段也不是说就不让你跌,该跌还得跌。它的股市通常比我们较为稳定,说整年都不怎么好,可能最后也就下跌了2%。而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股市经常一泻千里。所以还要从自身来找原因,而不是怪市场本身,一看跌太多就停了。这不管用。今天不能跌了,明天、后天还可以跌,市场一定会出清到平衡为止,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今天盲目限制它,会引起市场预期和资金配位的错乱。
更长远地说,如果最后大家觉得股市没法玩了,可能会出现同样的举动,就是既然玩不了,干脆把资金都抽回来,这反而会造成市场的失序。
对这个熔断机制,刚出台许多人都说很好,但大家并不清楚政策是怎么出来的,这个具体数字是算出来的还是凭空想出来的。如果是算出来的结果,必须要基于过去情况怎么样和实证的基础。如果并非如此,只是觉得5%、7%很可怕,接受不了就熔断掉,这就是拍脑袋的问题了。现在看证监会的政策有点简单粗暴,一看美国干什么了,就说这个事我们也可以干。但美国跟你情况不一样,它干的时候政策也跟你不一样。你只是把大家看到的最明晰的东西拿过来了,但人家还有很多配套你没有看到。所以如果你对市场很简单,市场就会对你很粗暴。(作者万喆是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