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虽然经济体量庞大,其实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题记
俗话说“闻鸡起舞”,随着鸡年的到来,中国经济也被期望迎来新“鸡(机)遇”,特别是实体经济。从全球看,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正在推动制造业回归,德国更是推出了“工业4.0”计划。但在中国,仍有人建议“去工业化”,他们认为从西方国家的历史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这被认为是一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那么,所谓的 “去工业化”,究竟是历史的大趋势,还是经济领域的认识误区?对于这个问题,国际经济学界有过多次讨论,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学界普遍认为,金融衍生市场的过度膨胀和第二产业的空洞化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多国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建议。
从2008年到2010年,欧美各国相继推出“再工业化”举措:美国政府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英国公布新的振兴制造业的战略,法国在“新产业政策”中明确将工业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西班牙则制定了再工业化援助政策。这些举措在招商引资、提振实体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效果显著。
再看我们自己。中国过去 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与国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关,也与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后,其制造业向外转移不无关系。虽然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现阶段,我们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制造业的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冲击,而且劳动力红利正在下降,资源过度消耗也使环境压力巨大。
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只想追求速效,采取了不少竭泽而渔的措施,使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严重扭曲。时至今日,想把自己打造成“金融中心”的城市仍数不胜数,对虚拟经济和服务业的片面追求已成为普遍现象,中国经济有“脱实向虚”的倾向。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只是经济体量庞大,其实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由于起步较晚,我们还在上一个“周期”之中,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下一个“周期”。因此,“未工业化”遭遇“再工业化”的资源争夺战,将进一步加大中国转型升级的压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现代化不可能绕过工业化阶段。我们的农村人口占比仍然很高,高科技产业的出现也无法代替工业的职能。因此,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培育适合企业积极发展的营商环境,以及能够公平优胜劣汰的高效市场。
现阶段,政府应强化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定位,坚决改变一些地方产业结构政策扭曲的现象。“两套学区房让企业起死回生”的例子无异于杀鸡取卵,只能使制造业无立锥之地。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必须放弃短期利益,加强监管,抑制企业在虚拟经济领域的投机行为,使中国经济真正“脱虚向实”。(万喆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