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98033
证监会端午节前又出减持新规,市场并不“震惊”,反而不仅表现出“嗯,在意料之中”的淡定,还有些“这不是挺好的嘛”的其乐融融。
看到这里,我不禁陷入沉思,必须说,改革千难万险,终于迈过了第一道门槛,还真需要有两把刷子。
改革如何之难,看看证券市场,或者干脆说,看看股票市场,可见一斑。
一般新官上任就开始降龙十八展翅,白鹤亮翅、大鹏展翅、金翅擘海、猛虎插翅得不亦乐乎。都以为是麟角虎翅,准备要鹏程万里。但总是到最后垂头塌翅,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又不肯戢鳞委翅从此归去,于是发话出来感叹,哎呀,这届人民不行,我是有翅难飞,我也很无奈呀。
所以,市场越管越乱,人民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不成熟遭受物质上的打击,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不成熟”受到精神上的责难,锅背了正面背反面,背得人人身上都是一团乌漆麻黑,好在也就不分你我不明真相大家都是烧糊了的卷子一起混吧。
因此,证监会主席是个难坐的位子,但正因为如此,也就变得好做。意气风发一番,然后苟且苟且苟且苟且,最后甩个锅,又是一条好汉。至于市场,who cares?
这种逻辑,似乎竟然还能够自洽。
谁造就了不成熟的股民?
改革是对的。
如果就是讲讲这个道理,也就算了。这道理大家都懂。
可是,知易行难。
我们得想想,为什么行动如此之难?
看看这次舆论的裹挟。尤其在近半年来,证监会推进改革,市场上的舆论反对浪潮一度掀起滔天巨浪。但仔细去看那些问题,则教人啼笑皆非竟无语凝噎。比如说,为什么证监会要喊话打压市场?为什么要干涉市场自由?
既不问青红皂白,也不管是非黑白。最有趣的是,证监会的这一系列举措,分明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让他们不至于在市场中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失去公平公正的机会。但引起这么大反弹,自己都要呼吁破坏自己的正当权益,是什么原因呢?
于是话题又回到“人民不行”上来。因为市场参与者很不成熟!散户太多,投资者不理性,赌性很强……讲起“劣根性”来,倒是畅快。
只是,中国有十三亿人之众,为什么股市吸引的,尽是些不成熟的?为什么股市培养的,尽是些成熟不起来的?
因为他们正是市场既有规则选择和塑造的。
为什么中国股市散户特多?因为这个市场内幕交易猖獗。交易全靠消息,使其专业技术含量变得很低,而小道消息全靠关系,使其有一种“口口相传”的私密感,所以个人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甚至比机构更有优越性;为什么中国股民赌性很强?因为一些大股东和机构在市场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主要通过短线获利,随机性和偶然性很高。当这成为市场主流,大家的主要任务,当然就成为“猜”与“赌”;为什么投资者不理性?因为理性的投资者在这个市场故事里活不过第一段落。
你开了个赌场,哪怕是开在了庙里,来的还是赌徒。你掀了赌桌,和尚都会和你拼命,因为能留下来的,都已经赌性入骨髓。
人民不行,或许根源也是规则不行。
市场很糟糕,不改革不行
市场不行,人民不行;人民不行,市场更不行。
当证监会批评,市场内的内幕交易、利用虚假信息等高送转、大股东违规减持现象严重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市场跌了。
这说明什么呢?一加强监考力度,考试成绩就往下走。说明过去的成绩水分很大;一说要严厉打击各种抢劫偷窃等犯罪现象,街上的人就都没了。说明一段时间以来,社会治安已经糟到了好人早就不敢出街的份儿上了。
当证监会表示要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并且会形成质询系统化和信息披露常态化。市场不但跌了,而且爆了。
可是,证监会又没有不准你进行正常交易,苹果高送转、巴菲特不分红,很对啊,前提是要把公司干得像苹果和巴菲特。至少不能财务报表作假亏损做成盈利,不能精准踩点带着八房姨太太高送转套利,不能这边盆满钵满那边就报巨亏ST吧。
而且,证监会不是指手画脚自说自话,人家有一套程序进行质询甄别,旨在健全信息披露制度。问你,你就说嘛,难道你不敢?看看阿里巴巴,去年接受美国证监会调查,调查内容甚至还包括“双十一”销售数据统计信息的真实性。阿里说啥了?“正常”。心大;你看看人家安邦,好好地资金充足信心充足去收购美国信保人寿,但是被质询要求提供股权结构、股东关系以及15.7亿美元资金的来源资料,安邦说啥了?“扯呼”。心更大。
在最“自由”的市场里,规则只有更明晰更严格。而严惩内幕交易不是市场的利好消息,却变成市场的利空消息,可想而知,这市场的生态环境。
一言以蔽之,多年“扭曲”的市场其实很糟糕,不改革是不行的。
改革的难点在哪儿呢?
改革是个技术活儿。改革要有决心勇气,但仍不够。
股票市场经过多次改革,不能说各位前任们缺少为民的心愿,但他们都遇到了三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一个是政策执行与市场承受的矛盾。政策的方向其实历来都比较明确,消除市场中黑暗与野蛮,走向公平与光明。但这市场的纠结盘根错节,互为因果,难分难解,且市场主体繁复无法全都点对点“摁住”,市场的流动性需要有合适的路径和出口,不找到根源细细拆解,只想“天翻地覆慨而慷”,总在“下猛药”,就会流于表面,要么无效,要么塌方,还是无效。
一个是短期与长期的矛盾。从长期看,市场化改革是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最为利好的。但短期而言,现有框架肯定会被打破,难免带来苦痛,各种反应会很剧烈。而且,市场预期也会发生改变,甚或暂时混乱。这是任何改革都必须面对的转换成本。必须预先准备,有效应对,合理引导,将改革期间的消耗减到最低。否则,诗和远方再美好,出不了苟且这道眼前的门。
一个是股市功能与责任的矛盾。中国股市诞生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作为市场化进程的标志,另一方面表现在为企业融资提供渠道。两方面都是为中国经济的大背景服务的。于是,热烈期盼股市繁荣的,就不止是普通股民。与此同时,想要真正能够担当起市场的职责,就必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这也意味着,“繁荣”并不一定是常态,“波动”才是。一味以“繁荣”为纲,会恶化股市生态,劣币愈发驱逐良币。
的确很复杂,但有时候真不能怪市场太无情,事实是你太天真。想要做改革者,挑战“恶势力”,先要问问自己,讨厌他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想算得上老几,不容易
当前证监会监管机制的推动,颇见成效,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这次改革不是表面性的,是从根源着手。证监会的成绩,不必专美证监会,有其深刻背景。最高层多次在各种场合表明改革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为监管正名,明确监管与市场关系定位,决定了过去单纯将股市或金融市场繁荣当政绩的日子不再;对于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无论是提出“去杠杆”,或者强调防范系统风险,都剑指监管,也给了监管尚方宝剑;此外,反腐在金融领域已进入深水区,肆意兴风作浪的“大鳄”恐怕再难成为监管的法外之地。所以,这一轮市场监管改革有了基础和底气。
这次改革不是突发性的,是有步骤的带节奏。在这一点上,刘士余值得让人赞赏。虽然改革的背景在此,但怎么能够用活政策,把改革精神真正落地,是极其困难的。刘士余上任时,可说是中国股市最苦难的时期,外部内部,对股市前途均信心全无。他先是“守”,慢慢把股市的精神养回来;然后是“敲打”,从创业板开始,对一些估值虚高、财务造假的公司进行处理,逐渐扩大范围和影响。这时市场不算敏感,但“不规矩”的公司已经知道要注意了;接下来是“喊话”,突然开始“嘴炮”,对市场上最为敏感,最根源的一些问题进行批评。市场的确大惊,在舆论对抗中,市场主体也纷纷自查和收敛;紧接着法规法案出台,查处力度加大,法规细则和力道逐渐加深。大家最担心的“毫发无伤”和“血流成河”都没有出现,市场趋势已然明了,市场理解也闯过关隘。果然是古语说得好,解套还需有套路的人。长期在电视上看的官场剧里在人际关系中长袖善舞的情商智商,终于现实中看见有人用在工作上了。
这次改革不是暂时性的,是破立相辅相成。改革不是作秀,更不是个人表演,想要改革,必须有机制建设跟上。从减持新规也能够看出,一是完善程序,减小或消除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加强信息披露,形成良性的市场选择通道;三是依法治理,健全市场约束机制,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四是建立系统,让多层次的监管系统发挥作用,实现全面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回复价值投资,一切“套路”,都是为了改革有更好的定力。
后记
稳中求进提了好多年,在很多领域,稳和进始终无法调和,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到目前为止,证监会的监管改革可以说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稳中求进”了。
当然,即使只是短短一年多,刘士余已经经历了“狠怼”,经历了谩骂,经历了“举报”,经历了许许多多好为国师者形形色色满世界炫技的“威胁”和“教导”。
不过,这都是证监会这种机构应该面对的。好在,市场固然无情,老刘也不靠卖“天真”人设过活。有套路又有定力,这才是我心目中改革者应有的模样。
改革才刚开始,前路还很长,应也会更加复杂,而中国经济要突破现在的瓶颈锐意进取,需要更深的“套路”和定力。(作者万喆系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